2024年11月20日,驻埃尔比勒总领事刘军在伊拉克库尔德地区主流媒体“库尔德斯坦之路”上发表题为《从喀山峰会看金砖的成色》的库尔德文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赴俄罗斯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这是金砖国家实现历史性扩员后首次峰会,引起国际社会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在当前中东地区危机加重、乌克兰冲突依然持续的大背景下,此次峰会尤显重要而及时。
大金砖的合作进入历史新阶段。成立18年来,金砖不断发展壮大,目前金砖国家的人口占全球近一半,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超过三成,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可以说,金砖组织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金字招牌和最重要平台。当前,冲突、局部战争愈演愈烈,人类面临冲突动荡还是和平发展的关键时刻,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期盼金砖国家能够在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会上,习近平主席针对“大金砖合作”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原则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指出,“时代的风浪越大,我们越要勇立潮头,要以不坚韧不拔的意志,把金砖打造成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主要渠道、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
中国主张和中国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和赞赏。在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推动“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张,他指出,金砖国家应努力建设和平金砖、创新金砖、绿色金砖、公正金砖、人文金砖,做共同安全的维护者、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引领者、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导者。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方支持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八项务实举措,引起与会各方积极反响。
目前有30多个国家表达了希望加入金砖的强烈愿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本次喀山峰会达成共识,决定邀请新一批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这是继去年约翰内斯堡峰会欢迎5个新成员后金砖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进展,标志着金砖合作机制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金砖合作机制的代表性进一步扩大,感召力、影响力、生命力更加彰显,已成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的战略性力量。
金砖机制之所以能持续壮大,金砖合作之所以能常葆活力,关键在于以开放包容为襟怀,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以公平正义为追求,符合世界发展大势。与之不同的是,那些固守冷战思维、大搞阵营对抗的“小集团”、“小圈子”注定会被历史所淘汰。在中方的倡议下,我们开创了“金砖+”新型合作模式,这将进一步弘扬金砖共同价值,推动维护金砖共同利益,促进金砖国家联合自强,为实现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注入强大动力。
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全球南方国家占世界经济比重已超过40%,IMF最新预测,世界经济更加依赖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而不是更加富裕的西方国家,未来五年,全球经济增长更多来自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埃及等国家,其中中国的贡献率将达到21.7%,超过G7国家的总和。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明显滞后于发展现状,全球南方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远未得到充分体现,这直接影响国际社会更好应对全球性挑战。此次30多个国家领导人齐聚喀山,围绕加强多边主义、促进公正的全球发展和安全深入沟通,交换看法。各方均反对强权霸凌和双重标准,呼吁尽快在加沙停火止战、改革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凸显了全球南方国家对和平安全的渴望、对发展繁荣的追求、对公平正义的向往。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消弭和平、发展、安全、治理赤字提供中国方案,得到全球南方国家的赞赏和响应,迄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分别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支持全球安全倡议、支持中国和巴西提出的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此次在喀山,习近平主席指出,全球南方国家共同迈向现代化是世界历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史无前例的壮举,但全球南方振兴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鼓励包括伊拉克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支持彼此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大家共同携手实现整个世界的现代化。